Z6尊龙新时代思政教育是目标、内涵和实践的统一
2024-06-25
[摘要]  z6尊龙凯时官网思政课育人要求具有共性,但由于学生个性差异明显,年龄特点不同,接受程度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思想教育必须加强一体化设计,实现目标、内涵和实践的统一。在教学上,要进一步确立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要以优质资源供给助力实践育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理论课研究专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层次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

  z6尊龙凯时官网思政课育人要求具有共性,但由于学生个性差异明显,年龄特点不同,接受程度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思想教育必须加强一体化设计,实现目标、内涵和实践的统一。在教学上,要进一步确立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要以优质资源供给助力实践育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理论课研究专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层次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3VSZ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日前,习总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思政课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依赖于各个方面的系统创新,而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目标、内涵和实践的统一是重要策略。这是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思维和实践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目标导向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要聚焦育人目标的一体化。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这是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也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善用“大思政课”,要注重有效落实各学段思政课程,积极依托课程思政,让学生系统地、接续地接受党的创新理论、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等主题教育。那么,如何在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中落实思政课程,推进课程思政?重要的是明确各学段育人目标并有效衔接。2020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要求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

  根据课程目标的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要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例如,在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邻里、爱护环境的友好情感培养方面,要从小学时期春风化雨般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实现到初中时期的人人都能做好。在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方面,实现从小学时期的情感筑基到初中阶段让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高中时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大学时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在小学时期初步具有道德基础、文化素养、美好愿望,初中时期强化思想意识、法治意识、身心健康基础,高中时期逐步形成认同和理论认同,再到大学时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厘清其概念内涵是思政教育价值澄清和实践理性的前提。概括来说,思政课一般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重要方面,其教学实践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实践过程中。

  习总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强调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中,教材建设这一最基础、最广泛、最有效的铸魂工程。从课程与教材体系上看,思政课不仅包括高等院校博士阶段开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还包括本科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理论必修课。随着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完整意义上的思政课,还包括高中(包括中职)阶段的“思想”课,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中小学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开始使用的《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学生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内容安排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较好实现了不同学段间的有机衔接,同样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读本与统编思政课教材相互补充,构建起更为坚实的新时代铸魂育人教材体系。[1] [2]以上都是思政课程。

  从内容上来看,课程思政所指更广。习总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从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可知,广义的思政课,除依据教材的教学活动外,还包括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主题活动,学科德育、学科思政等内涵式教育活动,以及具有理想信念教育意义的仪式教育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红色教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以上都是课程思政或课程德育。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统一,就是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大思政课”是对思政课教学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大策略下的创新性运用,力图把学校小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旨在使思政课教学焕发出实践的活力和线年,习总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如今,各地各校加快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得到有效增强。

  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区域内要联动协作,形成思政教育共同体,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从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可以看出四方面区域实践路径。

  以政策设计与机制创新实现思政教育统筹发展。在政策设计上,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北京高校思政课质量保障工程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指导和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同时,在政策支撑下,建立统筹推进机制。成立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北京市学校思想工作中心,组织成立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首个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海淀),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另外,发挥高校优势,建设北京高校思想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成“六大平台”,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思想理论课资讯平台、思想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专业服务和资源支撑。

  以共同体建设为契机凝聚思政教育创新合力。2021年,北京成立了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共同体。该共同体的成立,整合了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门、文化出版等不同领域的力量,吸纳了50多所大中小学加入,有效地汇集了市区校联动的思政教育资源。在研究方面,共同体在推进思政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带动成立了5个市级示范区,每个示范区聚焦一个重大课题研究方向,以协同之力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新动能。在教学实践上,共同体指导支持下的区域主导的一体化教研教学活动广泛开展。海淀区率先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西城区开展“讲述我(我们)育人故事”活动,东城区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各有侧重地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以扎实理论根基确保思政教育正向推进。一是发挥课题研究引领性作用,建设一体化实践研究主流方阵,为区域内开展思想教育部署工作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截止到2023年底,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共立项一体化德育研究课题212项,北京市学校思想工作中心共立项北京市学校思想工作研究课题228项。二是以严谨的实践调研,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2021年至2023年,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现状调研”等专题调研,为教育部门决策和工作部署奠定了实践分析基础。

  立足核心素养实现课程育人。首先,形成统一指导,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北京市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修订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其次,调动市域师资力量,创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机制,开展“同备一堂思政课”活动,实现全市大中小学万名思政课教师同时在线集体备课,为高质量课堂教学赋能。再次,调动各学校主动性,如北京景山学校把切入点定位到教材知识点打通上;北京市京源学校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开发“现在进行时”课程;朝阳区实验小学构建全域思政教育体系Z6尊龙,各校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创新教学。

  以教学指导助力思政课课堂教学一体化衔接。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魂在课堂上。要依托专业机构和高校专家资源,研究制定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指南,打造系列课例和教案。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指导,积极开展真理对话、价值对话、生命对话的新思政教学范式探索,尊重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以集体教研、课程观摩、同上一堂课等方式,推动高校特色思政课程资源向中小学辐射。

  以优质资源供给助力思政一体化育人。资源供给是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的动力。要积极依托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常态化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在校期间,要能够分别走进一次博物馆、党史展览馆等场馆。搭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整合区域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

  建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主力军。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教师。要着力建设一支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3] 要建立健全省市级大中小学思想教育队伍一体化培训研修体系,聚焦思政课程、心理健康、网络育人、社会实践等方面,围绕基础理论、方式方法、专业技能、实践策略等分层级分类别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因地制宜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跨学段挂职锻炼和交流轮岗机制,引导高校思政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指导中小学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教师到高校观摩学习日常思政工作,深入思政课堂听课。提升大中小学教师跨区域流动力度,推动优质师资的共建共享。依托高校专业力量,打造智慧型思政平台,建设服务于大中小学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网络云课堂和虚拟教研室,畅通大中小学师生交流共享渠道,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一体化建设。

  [1] 《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将于今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EB/OL].(2021-07-09)[2024-05-24].

  [2] 开创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新局面——《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工作座谈会召开[EB/OL].(2021-07-09)[2024-05-24].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大思政课”建设与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