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草桥中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招聘成绩公示之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毕业生汤超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唯一一名80分以上的选手,她的综合成绩超出第二名7分,被录用已是板上钉钉。 这个职位仅招一人,面试时面对诸多“985”高校毕业的学科语文硕士,脱颖而出的汤超虽感意外,但仔细思量,觉得“也是意料之中”。 汤超是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南信大于2018年11月开办教师教育学院,但近两年该校师范类毕业生在招用市场上受青睐已不是新闻。 一所素以理工科见长的全国“双一流”大学,缘何在教师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在校、校长李北群看来,办教师教育既是历史传承,更是时代所需——“教师教育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使命”。 在志愿填报的十字路口,翟若宇的选择并不少。即便将范围锁定在江苏省,仅以师范专业而论,该省共有师范类或开办师范专业的高等院校19所,作为一所新兴开办师范专业的院校,南信大为什么成为他的首选? 翟若宇的回答是,从初中开始他一直对物理感兴趣,与此同时,他对教师职业亦有情结。“又想搞科研,又想当老师”的翟若宇填报志愿时发现,选读南信大物理师范专业刚好可以“一举两得”。 既能接受高水平的学科教育,又能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模块的教育——这大概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最具吸引力的优势之一。有专家认为,尽管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底蕴相对不足,但其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门类的学科评估中会显现出相对的学科优势,当这些优势与教师教育产生充分联结,就会产生令人向往的“火花”。 今天的南信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9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科实力不容小觑。 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作东向记者介绍,教师教育学院目前在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地理科学等7个教师教育类专业招收本科生,在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科教学等8个方向招收教育硕士。其培养模式是,由教师教育学院统筹管理,教师教育学院和各相关专业学院共同培养。 2023年7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首批试点支持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任务,在北大清华等名校之外,南信大赫然在列,成为名单中唯一一所地方理工类院校。同时,该校也由此成为“国优计划”入选高校中为数不多的从本科层次开始培养师范生的高校。 以“科学与技术教育”方向的“国优计划”教育硕士培养为例,该校结合学校“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气象大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优秀科普基地平台优势,同时联合学校大气科学学院,Z6尊龙app最新版本下载官网给“国优计划”硕士生以最高培养规格。 学科优势的积淀,加上近年来“师范热”的助推,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翟若宇”们不断慕名而来,而且大都是“冒尖”的学生。 数据显示,与非师范专业相比,学校师范类专业明显受到考生更高的关注度与认可度,除计算机类大类招生专业外,南信大各专业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均高于非师范专业。 “我们不要‘小打小闹’,而是要向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学习,做中国一流的教师教育。”这是李北群的“壮志”。当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踏入南信大师范专业,这样的期许也许离现实并不遥远。 从1977年开始,南信大就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号召开设师资班,重点为地方高校培养基础课师资队伍。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又相继开设了教育、英语、物理实验等师范类专业,培养的近5000名师范生如今大多已成长为中学校长、业务骨干、高级教师。 2018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立志“教育报国”的李北群决定承继传统,申请开展教师教育。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南信大要办一流的教师教育,路在何方?追溯历史,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并非始自今日Z6尊龙,但过去几经波折,甚至导致部分师范院校转向综合化,不再将教师教育作为主业。 “从结果导向而言,因为对‘学术性’的盲目追逐,当前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日渐式微。南信大办教师教育需要回归初心,强化‘学术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师范性’——师范学院不可丢了‘师范性’。”杨作东说。 打造师范性,首先需要一支真正有教育情怀、深刻洞悉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现实中,由于大学评价机制的约束,这批被誉为“师之师”的教师在传统体制内地位尴尬、难被重用。但对师范生而言,这群教师却是引领他们走向讲台的关键人物。 为此,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向学校争取了多项“特殊政策”——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颇为头疼的“C刊”发表难题上,学院给每一门学科自定一本按“C刊”对待的中学杂志,很大程度上减少他们因文带来的阻碍。在此基础上,学院出台关于“最高权威刊物、二级权威刊物、一般刊物”杂志认定的专门规定,甚至自办了一份可用作职称评定的期刊,以利于学院教师队伍的引进与考核。 “只有在灵活的机制之下,我们才能招到更多优秀人才,才能真正做强南信大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学院李霞说。 学校亦对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倾注资源,在教师教育学院成立的前一年,学校引进近150名专任教师,全部是博士学位获得者,60%以上有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其中有40多位是为教师教育学院筹备的。 正是在“唯才是用”的用人导向下,一支由教师教育类专任教师、学科专业教师、校外行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的师资队伍在短时间内迅速成型。为了避免专业学院学科专业教师难以顾及教师教育学院师范生教学任务的情况发生,教师教育学院还专门聘任部分学科教学专业教师,以充实教师队伍。 “我们认为,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才是办教师教育的基础条件。除了更利于统筹协调开展工作,很重要的是让所有教师在一起并肩作战,彼此看见。”李北群说,“南信大能入围‘国优计划’,相信也与此有关。” 2019年12月4日,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敬学讲堂”第四期开讲。知名教育学者成尚荣为2019级全体学生及教师代表作了题为“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的主题报告。成尚荣向师生分享了三位教育名家的名言,引领师生思考什么是“好教师”。 “这场报告,让我对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谈及听课感想,一名师范生颇有感触地说。 为了提升师范生综合素养,教师教育学院通过打造一系列特色品牌项目,开启学生教师专业成长的大门,“敬学讲堂”正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师范生了解教师专业特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掌握教育基础知识,学院开设“教师专业成长入门”特色课程,通过参观陶行知纪念馆、举办名师讲座,让学生真切感知“名师是如何炼成的”。 “我们希望为师范生打开通往教育家之路的大门,了解教师成长的专业性和终身性特征,从而树立专业成长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步坚定当‘四有’好老师的宏伟志向。”杨作东说。 面向“国优计划”硕士生,教师教育学院化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宗国庆不时邀请知名中学校长与特级教师开展教学一线讲座,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许多学生直呼“受用”。 两年前,名师汲安庆教授受邀来到南信大,担任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工作。汲安庆长期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师范生的“五功”——背功、读功、听功、说功、写功。同时,他还坚持给研究生开“四会”——读书会、背书会、备课会、学术研讨会。五项基本功的磨炼和“四会”的浸润,让师范生学得扎实、行得踏实。 来南信大读硕士的汤超,正是慕汲安庆之名而来。跟随汲安庆学习两年,在去年的教师招聘中,汤超正是在教学设计中贯彻汲安庆“课眼—课脉—课气”这一理论,才让她在不到10分钟的试讲中脱颖而出。 从模拟课堂走进真正的班级,是许多南信大师范生期盼已久的时刻。去年入围南信大“国优计划”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潘汀兰,对大四时的教育实践经历记忆犹新。 潘汀兰给学生讲219国道,这条穿越雪山、草原、沙漠、热带雨林的美丽国道有强烈的地带性变化,学生一个个听得入神。 这样的教学经历让潘汀兰感觉很惊喜,“在南信大专业学习的知识积累让我准备上课材料时有丰富的资料库,可以把许多高中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放进去,他们觉得新奇,我也感觉振奋”。 教师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取向,开展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每年9月都会组织大四学生与研究生奔赴江苏省13个地市的35所优秀中学,开展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之旅。 南京市第一中学北校区校长夏季云向记者表示,在学校实习的南信大学生基本功扎实,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热情,教学设计很有创意。 “有一些学生早上7点以前就到校了,很是认真。南信大对实习生的管理也很到位,他们把学生送过来后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与我们共同管理,尽职尽责。”夏季云说。 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南信大从2020年起招收乡村教师计划定向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回到原籍乡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目前乡村教师计划定向生在读学生374名,占学院学生总数的20%。 “为保障培养质量,学院构建了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情怀孕育、学业水平保育、民俗乡韵化育以及素养拓展选育的‘五育一体式’乡村教师培养体系,设立党员发展专项指标,邀请校领导担任乡村教师计划定向生班级班主任,立体式、全方位培养新时代新农村的未来‘大先生’。”李霞说。 教师教育学院“江西星火”实践团13名学生连续两年前往江西服务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将目光锁定乡村党史教育课堂,在当地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教育活动。实践团通过演红色话剧、诵红色诗歌、绘红色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当地乡村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课程,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 近年来,南信大还与南京江北新区和区展开深度合作,组建“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和“南信大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构建高校和地方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回望从20世纪办“师资班”服务基础教育,到今天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在李北群看来,南信大办教师教育是一项“多赢”的选择——他相信,教师教育将成为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会推动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从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敢于担当、善于传承、勇于创新,这是南信大的精神品质,今天我们去尝试和探索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工作,就是要用创新的方法去探索高水平大学、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新路径和新举措。”李北群说,“我相信,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为什么办教师教育Z6尊龙,怎么办教师教育?校、校长李北群心里“有谱”。6年前,李北群将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视作学校的一件“大事”,他提出“开放、协同、特色”的理念,为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提出新的思路。如今南信大跻身“国优计划”30所首批试点校之列,已证明了过去几年学校办教师教育的成绩。为什么是南信大?南信大做对了什么?本报特别对李北群进行了专访。 李北群:南信大办教师教育是对我们过去办学历史的传承和发扬。我们曾经为基础教育办过十几届师资班,为地方培养了4000多名师范生,其中很多毕业生都成为当地教师骨干。当年我作为学校教师,还在数学师资班上过教育心理学的课。在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相关论证工作并筹建教师教育学院,2019年就开始招生了,跟进速度特别快。 为什么做教师教育?除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外,我还想以此推动学校一流学科的发展,丰富学校的教学文化,多元化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以地理专业为例,我们有教师教育的地理科学专业,有中外合作办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也有传统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同样一个专业,实际上在我们学校有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设置丰富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 同时,大学往往讲求科学艺术与人文的交互融合,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极大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提升了学校的品位,这是我的一个认知。 我还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反过来会推动学校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严格意义上讲,一个没有教育学科的大学不能称为好大学。 中国教师报:南信大被列入教育部“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成为30所“双一流”高校中唯一的地方理工类院校。您如何看待南信大的入选? 李北群:入围“国优计划”成了我校教师教育的一抹亮色。我们理解,“国优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优秀基础教育教师。过去一般意义上的师范院校在从事教师教育时,比较关注师范性、人文情怀等,相对缺失的是对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当前我们经常会反思: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已经居世界第二,但为什么我们的创新产出仍很不足?很大原因是大家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相对缺失,所以“国优计划”的本意也在于此。 “国优计划”强调跨学科培养,这正是南信大的优势之一,我们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大气科学学科等。其实,按照“国优计划”文件要求每年选拔30名左右的研究生就可以了,但我提出“333”的概念,即校内推荐30余名,自主推荐30余名,推免30余名,争取每年培养100名左右“国优计划”硕士生,这是大大超额了,也有一些挑战,但我们愿意多拿出一些资源去做这件事情。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很多优秀教师并不是靠传统课堂的讲授方法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既要有先天的优良品质,也要有崇高的情怀理想,如果以为考上了研究生,以为进了“国优班”就可以成为优秀教师,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选拔“国优计划”硕士生的时候,会在二、三年级研究生中做一些遴选,真正选拔一些愿意从教而且基础扎实的人去做教师。 我们还有一个愿望,希望通过“国优计划”的实施,未来能够推动我国设立科普专业硕士,我们想届时组织论证设置科普硕士的可能性。 李北群:现在有些学校的教师教育学院是虚拟的,平时学生还在各个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学习在教师教育学院,我感觉这里面是有问题的。过去,部分师范院校过于崇尚学科发展,纷纷向综合化转型,导致教师教育被弱化,处境比较尴尬。 我们建立起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对师范生的管理相对集中在教师教育学院,这更有利于打造形成师范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扎根“师范性”,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好老师。 中国教师报:您一直强调国际理念与教师教育相融合,请问南信大在促进教师教育国际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北群:我特别强调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必须是日益开放的国际教育市场的全球参与者。作为一所高水平行业性地方高校,南信大要立志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南信大范式”。近5年,学校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900多人,其中海外高端人才318人。 教师教育本来就是融合性非常强的一个领域,除了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之外,还要注重本土教育与国际合作交流的相互融合。现在南信大与英国雷丁大学签署了英语(师范)学生TESOL3+1项目,为他们提供一流的教学和实践平台,以及全面的师范教育跨文化体验。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等建立了比较好的教师教育相互合作模式,为国内师范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南信大还积极招录师范类留学生,2022年招收了第一届教育专硕留学生,通过精心策划的项目和紧密合作的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体验和融入中国教育环境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