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相伴十五年,不忘初心路”《演艺科技》杂志成立15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皇家大饭店隆重举办。原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张永嘉,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傅高武、熊英、温庆林,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牛根富,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助理、《戏剧》学报社社长兼主编孙大庆,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高飞 参加庆典活动的还有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中国照明学会等支持单位代表,《演艺科技》杂志的顾问、编委、作者、读者,协会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演艺行业专家,演艺设备企业代表,杂志合作伙伴代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等共200余人欢聚一堂,庆祝《演艺科技》十五周年生日。 《演艺科技》杂志社长兼主编熊英在“相伴十五年,不忘初心路 —《演艺科技》杂志成立15周年庆典”讲话中,回顾《演艺科技》杂志的四个发展阶段、五方面的工作。她指出,2017年4月,《演艺科技》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目前,已经发展为以杂志为核心的多元化演艺科技传媒,包括传统纸媒、中国演艺科技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 熊英讲线届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承接文化和旅游部研究课题——《中国演艺装备科技蓝皮书》,文化和旅游智库企业联系点课题工作,中国演艺装备数据平台的搭建和开放模式研究等。 她介绍了杂志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探索实践,2013年底建立《演艺科技》微信公众号,至今,发布5662条微信,刊发杂志文章的微信1130多条,约占20%;总点击量597.1余万人次。扩大了用户圈子和用户量,提升传播效率和传播力度,增强了自我生存能力和影响力。 面对未来,演艺科技将依托国家文化和旅游演出繁荣发展的大好政策,面向文化和旅游科技第一线,整合行业各种资源优势,致力于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引领演艺装备科技发展,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 在致辞中表示,《演艺科技》杂志作为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的平台之一,是服务行业、服务协会会员的重要载体,协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植。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杂志社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以创新形式和手段,及时传播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技术交流和艺术创新,助力行业发展。经过十五年的磨砺,《演艺科技》杂志在演艺设备行业已取得了权威媒体的地位,也为协会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期,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今后能给予杂志更多、更大的支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共同创造《演艺科技》辉煌的明天。 15年来,《演艺科技》杂志与行业相关机构密切交流、合作共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牛根富代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向《演艺科技》杂志社成立十五周年表示祝贺,他表示《演艺科技》是我国文化行业领域中创立的为数不多的科技类杂志,15年来,《演艺科技》在加强演艺装备业务和科技交流、全面推动科技与艺术深度交融、促进相关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演艺界打开了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科技的一扇窗,而且通过杂志发现了许多优秀文化、艺术科技人才,使他们成为高层次专业技术队伍的一员。《演艺科技》在我国的文化科技战线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奉献着智慧。 《演艺科技》配合国家推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政策,服务于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得到了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的支持。孙大庆在致辞中表示,《演艺科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国家重要活动,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有十几年的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跟踪报道中央戏剧学院和国际舞美组织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舞美教育展及工作坊。2017年杂志刊发中戏十余位老师的舞美作品赏析,为师生们搭建艺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学生及老师学习研讨的重要刊物之一。祝愿《演艺科技》发展顺利、不断进步,为中国乃至世界演艺事业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 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高飞在致辞中表示,《演艺科技》从诞生、成长、发展到壮大,做了很多工作,在推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快速提升演艺界科技水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期待未来与杂志社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为推进中国演艺科技事业服务。祝愿《演艺科技》继续发挥在演艺装备行业的优势,不断开拓进取,继续谱写新的辉煌。 张永嘉在致辞中主要谈了《演艺科技》的成绩和未来。他从传播、凝聚、推动、提升四个方面来谈《演艺科技》所取得的成绩。《演艺科技》通过杂志和专业技术书刊的编辑和发行,向行业和社会传播专业技术与知识、先进的理论和理念、优秀工程案例、国内外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推动了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了协会创办杂志的初衷;杂志在创办发行过程中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邀请了很多行业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加写稿、编辑、编译、审稿,并举办各种技术活动,凝聚了老中青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他们是行业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是行业技术发展的支撑者和推动者;杂志创立是协会发展重要的里程碑,杂志在传播专业技术的过程中,不断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发挥技术引领作用,推动了协会各项技术工作的开展,比如国际论坛、技术交流会、等级评定、技术调研等;杂志以不凡的成绩提升自身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协会宣传的窗口,是协会的形象代表,为协会提升了知名度。 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参与杂志工作的所有人员,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刊物创始人在艰苦年代登高望远的创业精神和克服苦难的勇气。展望未来,《演艺科技》需要在理念、方法、机制和人才等方面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要学习国家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了解行业的现状、动态、矛盾和需求;内容方面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技术与艺术交融,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以适应更多读者的需求。 一直以来,让《演艺科技》杂志社上下引以为荣的是,有一支技术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顾问、编委队伍,他们为杂志的发展不计得失的挥洒着心血。庆典现场, 《演艺科技》是演艺设备行业的杂志,服务于演艺设备企业是杂志办刊的宗旨之一。15年来,杂志与行业相关机构、企业间密切交流、合作共赢。本次庆典特别设置了“支持单位”、“优秀合作伙伴”授牌仪式,为11个支持单位、41个优秀合作伙伴授牌。 顾问代表、著名舞台灯光艺术家金长烈老师表示,与杂志有着十几年的不解之缘,亲历了杂志的诞生、一步步成长、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逐步成熟,从杂志的编委到顾问,始终都在关注并帮助杂志的发展,看到了杂志在行业中发挥的作用,希望年轻的同仁,以促进行业为己任,多写文章,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为杂志献计献策。 编委代表、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刘文豪在发言中讲到,《演艺科技》是演艺设备与演艺艺术的教科书与营养液、助力器与粘合剂、理论基础与指南针。杂志十五年来刊登了大量国内外演艺设备专业文章,为从业者提供理论依据,便于深入了解和掌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术交流活动,将生产厂家研发人员与艺术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创新的产品与艺术呈现完美体现在作品之中;近年来,完成《中国演艺装备蓝皮书》项目等,真正做到了引导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技术与艺术交融,定位高端、理念前瞻、国际视角,期待《演艺科技》继续引领行业科技与艺术的健康发展。 15年来,有一些《演艺科技》的热心作者、读者,通过这个平台分享交流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他们中的一些优秀代表这次也成为杂志的新增编委。例如,浙江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副主任郭亮、中国传媒大学讲师冀翔。 郭亮在发言中表示,他是《演艺科技》第一批读者,《演艺科技》作为一个集演艺行业科研单位、专业院校、生产厂家、一线用户于一体的专业杂志,是了解演艺科技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窗口,也是学习行业大师匠人艺术作品及创作经验的良好课堂。非常荣幸这次被推荐成为杂志编委,今后会认真完成编辑部交给的工作任务,为《演艺科技》尽绵薄之力。 冀翔在发言中介绍了与杂志结识的渊源,表示《演艺科技》是他了解国内外经典舞台制作案例、吸收宝贵经验、学习前沿技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业内最权威、最顶尖的专家,感谢《演艺科技》这个平台的付出,让大家能够有机会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整个行业;感谢杂志社给的这个荣誉和机会进入编委会,一定竭尽所能为杂志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演艺科技》优秀合作伙伴代表、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庆东表示,台电2009年就选择《演艺科技》作为合作伙伴,借助这个平台,企业的形象和产品越来越被业内熟知和认可、影响力逐渐扩大,真正实现了合作双赢。同时,台电对《演艺科技》也馈以支持,多次为“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提供同声传译设备服务,能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祝愿《演艺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初心不移,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和驱动力! 庆典结束后,举办了联欢会及晚宴。嘉宾和协会工作人员先后登台,表演了歌曲、朗诵等精彩节目,赢得了来宾们的阵阵掌声,现场欢声笑语。 15年,年轻的杂志伴着文化科技政策的支持引导而前行;伴随文化艺术的繁荣而进步,伴随演艺设备产业一同成长和发展。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与《演艺科技》杂志一起开启合作发展新的篇章,为促进演艺设备行业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为演艺设备行业添砖加瓦,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