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以来,相信老师们已经开展了许多的研读工作。但如何把新课标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依然是很多老师的困惑之处。本期核心议题再次聚焦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遴选了九个主要学科课程,深入采访了学科课标修订组组长或核心专家,并邀请优秀教师对教学实施重难点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期待能给广大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以启示和帮助。 本期杂志还关注教育评价改革,思政课改革创新,“双减”深化阶段的学校育人、教学管理,家庭教育……只等您打开杂志,一起品读。 “双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时代大宣言,释放了改革大动力,提出了研究大课题。“双减”并不仅仅为“减负”,也不仅仅是对现实之问的回应,更是对时代之问、未来之问的破题,本质是发展高质量教育。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新课标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修订后的方案和标准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彰显了国家意志;课程一体化设计理念进一步加强,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凸显,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Z6尊龙app最新版本下载官网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课程实施指导进一步强化,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 早在今年5月,我们就策划了义务教育新课程释放的改革信号专题z6尊龙凯时,重在对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做政策性解读。但从新课标落地和一线教师的需求看,深入讨论修订的重难点和如何在教学中落实非常必要。基于此,我们策划了本专辑,遴选了道德法治、语文、历史、数学、科学、信息科技、体育、艺术、劳动等九个学科课程,就老师们真正关心、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对学科课标修订组组长或核心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另外,我们结合教学案例,邀请了全国的优秀教师对新课标里的教学建议和教学实施重难点进行剖析,以促进准确理解,推动课标落地。本专辑共7万字。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党的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出台系列政策,深入推进改革。评价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建立完善服务不同功能定位、贯穿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多元主体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并不断深化评价结果的科学有效应用。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党的以来,习总曾多次走进学校、深入思政课课堂。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十年来,在习总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各地各校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等开展扎实工作,思政课立德树人取得了突出成效。 有家长认为,自己不懂教育,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否则要老师干什么?这样的想法正确吗?在本文作者看来,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以及在家风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作用,Z6尊龙app最新版本下载官网必须予以足够重视,为孩子健康发展和民族繁荣昌盛打下坚实基础。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以前所未有的深刻力量改变着义务教育的格局,不断拨正我国义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包括对义务教育的属性,学校作为义务教育承担主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职责,义务教育的育人方式等问题明确了答案,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从发展体制机制、参与力量及其边界到育人方式方法的全面改革、完善,将引领义务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地发展。 “双减”进入深化落实阶段的一年,也是与2022年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颁布的交汇之年。在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背景下,要摒弃什么,要坚守什么,什么要与时俱进,成为研究落实“双减”第二阶段的逻辑前提。本文通过回顾清华附小落实“双减”政策一年的行动与思考,对“双减”政策在深化阶段的落实形成了一些实践案例与思考建议。 2021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修订并发布《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2021)》,谋求教研赋能学校减负提质,以实际行动落实“双减”,为义务教育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工作纲要。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学校教学管理改进的实践指向,学校教学管理重构的教研支撑进行了阐述和说明。